发布时间:2020-09-09 22:50:54 来源:【金融维权之家】 阅读:
7月13日,中国银保监会丽水监管分局公布一张罚单,剑指浙江泰隆商业银行丽水缙云支行。具体来看,其主要违法违规事实为个人经营性贷款流入房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泰隆银行被罚25万元。
从表面看,此案算是处理好了。仔细看看,罚款25万元,对于一家金融机构来说,能起到什么作用,产生什么效果,可能就像人被咯吱一下,用笑声来回应,而不会产生任何痛感。不然,为什么会出现处罚不断、违规放贷却屡禁不止的现象呢?
事实也是,这些年来,金融机构到底投放了多少违规资金,又有多少投放出去的资金看似符合规定、实则违反市场规律和信贷资金投放目标的。别的不说,地方政府债务膨胀,最重要的方面,就是银行不按规定放贷,就是银行为了一时利益做出的错误选择。还有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很多也与银行的经营行为有关。除受到处罚的这些“小鱼小虾”之外,那些给开发商提供大量资金的金融机构,难道不是房价上涨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银行给开发商无节制地提供资金,开发商也没有死扛房价、疯狂拿地、享受暴利的能力。恰恰是银行,为了一时的利益需要,带来了广大居民利益的严重受损。
相反,那些需要银行大力支持的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却因为银行的贷款门槛太高、要求太高、手续太复杂,甚至收费太多、融资成本太高,无法得到银行的有效支持,影响了企业发展,也影响了整个国民经济的结构优化与调整,影响了企业创新动力和居民创业热情。我们并不是把责任都推给银行,而是银行的行为,让我们产生了这样的想法。
楼市调控以来,中央一再强调,监管机构也一再明确,信贷资金应当向实体经济倾斜,尤其是向中小微企业倾斜。可是,从这些年来信贷资金投放的实际效果来看,即便不是背道而驰,也是阳奉阴违,并没有严格按照中央和监管机构的要求去做,没有能够实实在在地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最令人气愤的是,央行出台的定向降准降息政策,也在商业银行的执行过程中变调,在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中变质。如果把账算一算,将这些年来央行出台的定向降准等政策释放的资金汇总起来,可能1/3都没有流入到实体经济,流入到中小微企业的比重,就更低了。那么,政策的作用效力在哪里呢?政策不产生效力,那出台政策干嘛呢?
我们并不认为,像泰隆商业银行违规发放资金的小鱼小虾不需要处罚,但我们更希望看到,监管机构能够对各家商业银行的信贷行为委托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一次科学、客观、理性、理智的评估,看看这些金融机构到底在信贷资金的投放方面,有没有按照信贷政策的要求去做,有多少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投放在方向上是存在问题的,在执行上是不按规定执行的。只有大方向正确,才能有效减少小鱼小虾违规问题的发生。不对大鱼大虾的行为进行规范,不对信贷资金投放存在严重问题的商业银行进行处罚,并追究银行最高层人员的责任,违规发放信贷资金,就不可能得到有效遏制。
方向不错下的问题,都是小问题,都比较容易纠正和处理,都好规范与约束。方向错了,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了。我们认为,目前信贷资金投放方面的问题,从决策层、管理层的角度来看,方向十分正确、目标也十分明确,那就是向实体经济、尤其是中小微企业倾斜。但是,到了执行层,方向性错误就随处可见了。以防风险为名,拒绝对中小微企业贷款,或人为抬高中小微企业贷款门槛,导致中小微企业要么因资金问题而失去生存希望,要么求助于地下金融,导致地下金融泛滥。如果金融机构能够真正按照决策层和管理层的要求去做,就不会出现今天这样的问题。
所以,金融的问题,不是决策的问题,而是执行的问题。金融机构出现的信贷投放违规问题,也不是工作人员的操作问题,而是相关金融机构在执行中央决策和管理层要求过程中的偏位问题、错位问题,是缺乏大局意识和长远意识问题。要想使信贷资金投放不再出现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对各大商业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评估,找出问题症结,而不是笼统提要求、隔靴搔痒式处罚。几十万的罚款,对金融机构来说,太没有痛感了。责任上提、上追,看金融机构的信贷方向有没有出错,才是最重要的。信贷资金投放方向是否存在问题,并不只是转道房地产,而是有没有向实体经济倾斜。
上一条:银保监会查处5家金融机构罚金额3.2亿元下一条:银保监会重罚两银行各1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