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25 23:59:35 来源:【金融维权之家】 阅读:
01
案例分析
受疫情影响,众多消费者存在资金紧缺的问题,不法分子的诈骗方式、手法也在不断扩充、更新,上述诈骗手法近期频繁、批量出现,为提醒广大市民谨防伪冒贷款电信诈骗,现将该类诈骗案件的手法整理如下,请广大消费者学习甄别,在选择金融产品或服务时,需放平心态、擦亮双眼,提高风险识别意识及能力、保护好个人信息安全,切勿因获取资金心切而忽略了对放款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真伪识别。
诈骗分子
通过改号系统,显示银行客服电话号码随机致电消费者营销贷款;
诈骗分子
通过QQ/微信/电话与消费者联系,QQ/微信头像及朋友圈显示伪造的商业银行logo、工牌以及银行贷款业务介绍等信息,骗取消费者信任, 并提供伪造的银行营业执照、电子贷款合同(盖有伪造公章)、员工工牌、照片等资料,收集消费者身份、账户等个人信息,让消费者签署电子虚假贷款合同;
诈骗分子
向消费者发送虚假的放款通知书,后以消费者收款账户交易流水记录不足为由,要求消费者向其提供的陌生个人账户转账,并承诺款项会原路返回,一旦消费者转账,诈骗分子会以各种理由拖延原路回款时间,并以增加账户流水为由要求消费者继续向其他账户转账;
诈骗分子
再以验证账户是否正常、是否具备还款能力等为由, 要求消费者提供账户余额截图、向消费者发送验证码,并要求消费者提供收到的验证码,后通过不法途径转出消费者账户资金,或要求消费者扫描其二维码转账至陌生个人账户。
以上诈骗手法及提供的贷款机构资料以假乱真,消费者难以辨别,部分消费者通过拨打银行官方客服或网点对外公布电话核实相关信息,得知被伪冒机构诈骗,避免了资金受损;但仍有部分消费者未有警觉,转账后因对方未放款、转出资金无法回收,方致电银行核实后报警报案。
02
风险提示
不听
贷款要到正规平台,切勿轻易听信网页/短信链接、电话等中的贷款渠道,务必从官方途径加以核实,如拨打官方客服核实该员工、营业执照、公章、合同等信息是否真实,勿轻信以金融机构logo、工牌为头像的微信联系人,在确认对方身份之前,切勿泄漏您的个人信息。
不信
切勿相信所谓“低息、无抵押、秒放款”。正规贷款需要提供系列辅助资料,经过金融机构对资质的严格审查方能获得放款,切勿因贪图低息、方便、快捷而轻易上当。
不转账
凡是在放款前要求您转账的均为骗术,例如验证账户、还款能力、交纳保证金或手续费等,诈骗分子会通过让您扫描二维码/提供验证码/点击链接等方式要求转账至陌生个人账户,请切勿转账!正规贷款的金融机构不会在放款前要求您交纳任何费用,且该类诈骗团伙往往藏身境外,一旦您受骗受损,因侦查、抓捕工作的开展较为困难和漫长,您的资金将难以追回。
金融机构提示话术
您可能遭遇电信诈骗,请马上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经核实,我行不存在您咨询的员工信息,请通过正规的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贷款发放前不会要求您提供账户及资金情况,不会提前收取任何费用,不会要求您作任何转账以冲刷账户交易流水。请切勿将账户信息及收到的动态验证码告知他人,您手机收到的验证码可能是不法分子在通过其他快捷支付平台绑定您的账户,可直接转出您的账户资金,同时不要向陌生人作任何转账。谨记:不听、不信、不转账。如遇可疑线索,可直接拨打深圳市公安局反信息诈骗中心24小时报警电话81234567。
在此,再次提示广大消费者,保护个人信息,提升风险识别及防范能力,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
积蓄在手实不易,诈骗日增要警惕。
贷款要找正规军,短信链接不要点。
验资交费再放款,钱财一去不复返。
不听不信不转账,消保有爱更懂您。
上一条:购买理财产品为何频发金融诈骗?下一条:宣扬“保本高收益”就是金融诈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