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8-15 23:16:22 来源:【金融维权之家】 阅读:
春暖花开,各行各业开始复工复产,大家也迎来了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值得思考的是,随着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上,科技是否产生了影响呢?
区块链等技术解决数据授权新问题
“随着科技与金融深度融合,金融服务更加高效便捷的同时,也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加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重庆小雨点有关负责人表示,例如,线上金融服务中的数据授权,即在个人向金融机构申请金融服务时,通常会被要求签署“个人信息查询及使用授权”,以授权机构向第三方机构查询数据用于业务办理,并确保个人信息真实有效。但在实际应用场景中,传统授权方式存在大量风险点。对于消费者会产生消费者授权缺失或过度授权、授权数据滥用等问题,信息和数据的使用完全依赖于机构自律,对于企业也会造成信息流程成本、合规成本高。
实际上,在金融消费者的8项基本权利中就有信息安全权,即金融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第三方合作机构的管理,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严格防控金融消费者信息泄露风险,保障金融消费者信息安全。
面对上述问题,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区块链技术找到了解决方案。如重庆小雨点开发的数据鉴权技术,即基于区块链技术本身的去中心化和不可篡改性,通过将用户授权上链,并将其授权流转模式标准化,使得消费者在申请金融服务时的授权查询行为有记录可查,且不可篡改。这充分保护了用户数据的安全,也降低了企业合规风险,并可实现穿透式监管,使得消费者权益得到最大化保障。
“科技赋能金融是为了降低金融风险、提高金融效率、促进金融行业的良性发展,而这一切的最终目标都是以用户为中心,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重庆小雨点CEO林坚诺表示。
在解决数据隐私泄露的探索上,边缘计算智能算法库也是业内的落地成果之一。以马上消费金融公司为例,其开发出的边缘计算智能算法库,包含先进且轻量的机器学习以及深度学习的算法,能够对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快速处理。基于此算法库,企业开发出一个终端特征提取框架,可以直接在终端对数据开展清洗、预处理、聚合、筛选,极大释放了服务端计算压力,节省了用户带宽,是边缘计算在风控领域的重大创新和应用。
更重要的是,该算法库使终端提取数据无须再传输到云端加工,实现了数据“阅后即焚”,极大保护了用户隐私数据。
保护用户隐私还需更多探索
尽管有了许多探索,但在不少业内人士看来,要想尽可能保护消费者资产和个人信息安全,还需要在技术层面和管理机制上下功夫。“一方面,要在技术层面开展隐私数据识别、数据加密、安全存储及通道加密等多方面工作,实时监测是否有黑客入侵偷取数据;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管理机制,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在各个环节,不仅可以降低成本提升效率,也能最大程度避免人力介入,保障用户的隐私安全。”360金融有关人士说。
不难看到,在数据价值被不断深挖的同时,个人隐私保护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事实上,去年9月以来,我国金融科技行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整顿期”——个人隐私保护意识实现了觉醒和成长,监管也在合规数据获取方面不断加大力度。在业内专家看来,随着政策对隐私数据管控趋严,数据保护意识提升,虽然在短期内有效控制了隐私泄露风险,但从长期出发,却加深了数据孤岛给金融科技落地和应用带来的难题。
“我们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社交网络概念,抓取数据特征而非数据本身,在保护数据的私密性同时,打破行业数据孤岛问题,挖掘其内在网络关系和潜力,建立、优化相匹配模型,进而保证整个生命周期的服务品质。”360金融首席数据科学家沈赟表示:“当快速发展的大潮褪去,科技所要突破的点是如何解决市场效率问题,只有适配实践的技术才能实现价值掘金。”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内大数据分布在一个个数据孤岛中,运营商的通讯数据、腾讯的社交数据……在信贷领域中,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平台、第三方征信公司之间的数据孤岛同样存在。数据孤岛问题如何解决呢?
沈赟认为,解决数据孤岛主要应解决两方面问题。一是各机构之间利益分配问题,二是C端用户隐私保护问题。事实上,2018年,解决数据孤岛的模型算法技术方案便已出炉,就差“落地”这临门一脚。“5G时代,数据交互及传输能力得到提升,相关模型算法嵌入到APP中,原始数据可以直接在用户端计算,也就是只接收计算结果,而不需要采集用户的原始数据,在实现隐私保护的基础上打破数据孤岛。”沈赟表示。
上一条:两会代表谈金融消费者保护下一条:在华能国际被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