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21 23:10:52 来源:【金融维权之家】 阅读: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央视“3·15”晚会推迟了,虽然官方曝光不能在今晚出现,但我们民间曝光永远站在大家身边。 这一次,我们瞄准了各式各样的APP侵权事件。 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达到8.47亿,移动应用的手机APP接近449...
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央视“3·15”晚会推迟了,虽然官方曝光不能在今晚出现,但我们民间曝光永远站在大家身边。
这一次,我们瞄准了各式各样的APP侵权事件。
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截至2019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数量达到8.47亿,移动应用的手机APP接近449万,全球排名第一。几乎每一项生活需求都有与之相应的APP软件对应。
然而鸟大了什么林子都有,数量众多的APP中隐藏着让人防不胜防的套路,比如视频APP中,开完会员后还要忍受“会员专属广告”,部分内容还需要再付费观看,甚至出现了“超前点播”等神奇行为;购物APP中,大数据杀熟现象,再一次愚弄了广大消费者;游戏APP中,隐藏着数量众多的“爱情骗子”,一不小心就被骗钱骗色……
套路年年有,近年特别多。
江湖是指掌握了一种技能或者骗术,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它来获取经济利益的一种社会生存形态。——老梁语录
APP市场就是一个江湖。它是一个技术集合,且里面包含了形式多样的套路,以此达到获取经济利益的目的。
APP市场有肥沃的发展土壤。近年来,我国网民数量不断增多,小到5、6岁的孩子可以玩吃鸡,大到60、70岁的老人可以刷抖音。
而APP中隐藏的套路,复杂多样,让人防不胜防。相信很多小伙伴在使用手机APP时都遇到过这样的情景:想要去掉广告,开通了视频会员服务,但却出现了“会员专属广告”;想要买点物美价廉的商品,却时常买到假货;想要补充下自己,买了网课,却遇到骗子……
江湖险恶,今天为大家解密几类APP中常见的套路,帮助大家擦亮双眼。
充了会员可“享受”VIP广告
首先来看一个数据,此前浙江消保委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免广告”是用户购买会员的主要原因,占比达83.3%。但71.04%的用户表示,在购买会员后,看视频时还会经常遇到广告。
实际上,虽然大多数视频APP都打着“免广告”“会员跳广告”“VIP可关闭广告”的噱头,但实际上开通会员后,仍会看到一些变种的广告形式出现在了影视剧中,比如片头会出现“会员专属的VIP推荐”,此时只有手动关闭,再比如网剧在播放途中就会插播广告小剧场,还有在观看视频时出现广告悬浮窗。这种广告极大的影响了消费者们的观影体验感。
“合着我开个会员就是为了看到形式更多的广告?”
除了“免广告”名不副实外,会员还会遇到“自动续费”陷阱,部分影片需“二次付费”才能观看……视频网站套路深,其症结就在于近千字的服务协议中。
在腾讯的会员条款中写明“腾讯将会根据实际情况,对会员在观赏节目内容时遇到的广告设置相应的时限减免,但并不会完全消除所有广告和商业信息”。
爱奇艺则表示,“爱奇艺会在您观看影视内容时提供‘跳广告’的会员权益,您可一键关闭片头广告,但此权益可能不涉及全部影视。”
优酷则表示,“优酷会在您观看视频内容时提供‘广告特权’,包括为您自动跳过播放器前贴广告,也可手动关闭播放器前贴内容推荐……”
这些内容都隐藏在近千字的服务协议中,很少有观众能全部看完,而其广告宣传上却用“会员免广告”这种模棱两可的字眼。根据律师意见,尽管视频网站在会员服务协议中对“广告特权”有详细规定,但“会员免广告”等宣传语依然可视为向消费者作出的服务承诺。如果不能履行这些承诺,视频网站就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可获得会员费的3倍赔偿。
购物类app:大数据杀熟
在"3.8网购节",爆出了互联网购物的一个弊端"大数据杀熟"。
具体情况为,同一个链接的相同产品,88VIP会员的价格竟然比普通用户还高,而开通 88VIP 会员至少也要花费 88 元。而客服对此的回复是“ 88VIP 本身价格就是高的呢”。
“莫非会员的钱更好赚?”
这种情况通俗的说就是“看人下饭碟”。这些购物APP根据用户留下的网络数据,进行消费者画像描绘,判断其购买能力、购买欲望、决策习惯,进行临时价格调整,在价格动态变化的产品、服务平台上比较多见。
在2018年有网友表示滴滴打车利用大数据杀熟,从同样的地点出发、同样的目的地,但价格却不同。
此外机票购买也有这种情况,用户也许前一秒看到的价格还是1000元,刷新一下就变成了1100元。或者下单的价格是1000元,但到了付款页面需要支付的金额却是1100元,而这种情况就被称为“瞬时变价”。
根据2019年3月27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大数据“杀熟”调查结果显示,有56.92%的被调查者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其中被调查者主要在网购、旅游平台、网约车等平台被大数据杀熟。
网络购物,躲得过假冒伪劣,没躲过大数据杀熟。如何应对大数据杀熟,网友也总结了许多经验,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卸载软件后重装——假装自己要走,让系统认为你是回归用户或者新用户。
不要急着下单,多看几种商品——模糊你的画像,让系统搞不清你的喜好。
多注册几个小号,时时对比价格——或者找几个朋友一起,系统很难同时骗一群人。
如果真遇到了这种情况要怎么办?
2019年6月,《人民法院报》刊登文章——大数据杀熟的法律应对,其中写道:
“实施大数据杀熟的经营者没有履行特定信息的披露义务,甚至故意告知虚假价格,使消费者在不真实的价格基础上作出错误判断购买了商品或服务,该行为构成欺诈,消费者可以主张惩罚性赔偿。”
“因此,实施大数据杀熟的经营者在赔偿消费者所受损失的基础上,还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消费者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为500元”
游戏APP:爱情骗子太多
疫情期间,大多人被禁足在家,玩网络手游就成为打发时间的好方法。然而,成千上万的游戏开发公司开发出大量手游产品,为了打开知名度吸引玩家,不得不依靠花招百出的推广公司。于是,一些推广公司为赚取快钱,不惜使用类似“茶托”“酒托”等诈骗手段来吸引玩家、骗取充值。
游戏里常见的就是“美女组CP”套路。这些“美女”先主动和游戏玩家加好友,聊家常等闲碎话题,等取得信任后,开始鼓动玩家“转战”其他游戏,并要求在游戏里充值。
而实际上游戏组“cp”的“美女”其实都是男的,就是让玩家进游戏后充值充值再充值。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会拿到3%到10%的提成。
根据一个真实案例的罪犯交代,公司代为推广的手游本身没有可玩性,如果不是推广员去拉客户来玩,根本就没有人玩。通过正常的下载途径也找不到该游戏,必须要推广员发送游戏链接才能下载,iPhone手机还需要特殊设置才能玩。有时,为了让客户相信,公司唯一的一名女会计会和对方视频、语音,甚至撒娇。推广员还会制作假购物记录、假位置共享,骗客户说已经买好了高档手机作为见面礼,只要客户继续充值就能见面,不仅能拿到礼物,还会把之前充值的钱还给他们。
根据前瞻研究院的一份数据,2019年,中国移动游戏用户规模达到6.2亿人,截至2019年10月,游戏类应用数量约141万款。庞大的市场,催生了游戏中的外挂,作弊代练打金等等游戏黑色的产业链。据腾讯游戏安全的监测数据显示,2018年黑产的整体规模达到了10亿人民币以上。
APP市场江湖乱象越来越多,未来该何去何从是现阶段我们最需要深思的问题。
除了上述的APP套路外,你在日常使用中,还遇到哪些问题,评论区见。
附:人民日报发布的商家侵权行为
上一条:听直播网课,你的信息会被爬走吗?下一条:连骗子都在创新 |